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柱石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达成生意全文阅读

第一百二十一章

达成生意

西夏卖马给大宋,对大宋来说是开天劈地的事,所以吴玠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想想在这堂前,不是谈这种事的地方,又对高宠说:

“来,我们换个地方。”

大柱跟在高宠的后面。高宠与大柱走了好一会,穿过一个花园才到了吴玠的书房。这里环境清幽,梅兰竹菊,菊还是刚出嫩芽,更妙的是这庭园还有一股山水穿过,真是一个好地方。想不到一个武将还有这个爱好。

重新泡茶落座,大柱与吴玠的后卫站在门口,而书防的窗外也有人影晃动,四周都是吴家警卫。

“本人受西夏国兴国郡公主的委托,全权负责公主领与贵军交易一事。这是公主的授权书。”

高宠拿出授权书给吴玠,上面盖了两颗大印,一颗是兴国公主印,一颗是监国公主印。

“这上面没有说马的事。”

“吴大人,有些事是可以做,不能说的。”

“哦,是的。这马你们怎么卖?”

“准确地说,是换。”

“西夏想换点什么?”

“粮食。只用粮食换!”

吴玠听高宠要粮食,陷入了沉思,这粮食是战略物资,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四川是天府之国,盛产粮食,但这粮食供应却是不怕多的,万一有个灾荒、战争,现在就在打仗,所以每一个统治者都极为重视粮食生产。这粮食的生产虽有丰产之年,可从没有看到多出来烂掉的。有些时候,挤一挤还是能挤出来的。

但西夏是大金的属国,西夏与大宋也打了几百年的仗,而现在大宋势弱无不与这西夏有干系,让西夏有了粮食,会产生什么结果是不好说的。

“贤侄,我们可以用布匹、丝绸、茶叶这样的货物换,或支付铜钱、金、银”

“布匹、丝绸、茶叶这些东西可以换我的青盐或西夏的其它特产,可换不来马。马可以说是国之利器,本不可轻易与人。”

“我现在,刚打了胜仗,有马一万多匹,并不缺马。再说,我守这西南,川之门户,有这天险,更适合这步战弓兵。”

吴想要马,可他不想用粮食换,虽然他也有粮食。

“大人既然不感兴趣这马,但我除了马之外,其它方面我们也是可以互通有无的,我从大老远起来,也不容易大人有没有意向谈谈?”高宠知道,这吴玠不过是拿架,或真的不想用粮食来换。但高宠也不是傻瓜,所以也不提马的事情,谈起这口岸的开放问题。

双方又谈了一会,吴玠听高宠再没有谈起马,心理也有些急,如果真的让官家知道,哪怕让在宋的这些将军知道,有马不买,还不被他们砍成肉酱,吴玠自己都怀疑。就是不买来打仗,用来耕地也是不错的。

吴玠真不缺马?他早想建一支马军,前些天夜袭突击,他加上刘锜尚不足五千人的马军,虽新近增加了有一万多匹也只能建一支8000人左右的马军,还有以后呢?他想。但就这样把粮食供应换给高宠他心里实在不甘。

一看时间差不多了,今天也谈不上去了,这个会面也算只能到此结束了。

谈到的通市问题,双方也没有什么意见,他也不是一点不了解朝廷意图的。

高宠虽想早点把这事搞定,但做这大生意的并没有这么简单。晚上也没有回杨家,在这兴州城住下了。

大柱虽不知道谈的结果怎么样,但对吴玠的态度很不满意。不由得抱怨:

“没有我们的支援,他吴打得过金兀术?就是能守住这仙人关,也不可能赢得这么轻松。金兀术的东西都让他得去了,也没见他说过一句感谢的话。”

“大柱,在这可不兴乱说,有什么话放在心理。”

说实在的双方的隔核也就这样慢慢孳生。

这兴州城并不大,城里也就两三万人,还不如铜陵。高宠他们转了一会也就转遍了,难得的是嘉陵江的风景不错,江上渔帆往来,嘉陵江与两河口把这兴州城夹在当中,形成了一个十字。这也算是兴州的一个奇景。

这一等就等了两天,第三天,吴玠才请高宠去再谈谈。

“贤侄来了?,这两天本大人实在太忙了,招待不周,招待不周。”

“大人,大人的兴州风景独异,物尽天华,一派欣欣向荣之势,让在下留连忘返。”高宠也跟着吴玠说这没营养的话。

“受这秦岭龙脉的庇护,这中国之南物产富饶、气候温和湿润,这汉中与关中、河西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上次贤侄说起这马可卖,哦,不可换,不知能给换多少马呀?”。哈哈打完,这吴玠是直入主题,还是有些军人作风。

“不知大人,需要多少马?不多的话还是有的。”

“可有一万?”

“我们这第一次做,这一万匹太多了,两三千匹还是可能的。”这生意还长着呢,高宠自然不可能一起卖这么多,一是这大批的马不好搞不说,目标也太大了,所以小批多次是比较好的交易方式。再说了各种军事政治情境带来的变数太大了。

“也好,先三千匹吧。”多了,有那么多的粮食或钱吗?吴玠虽挂羊这川陕的名头,也就这汉中吧。可汉中去年成了焦土。

“大人可要的是什么马,可知道这马价值几何?”

“唐马、河套马,这马不都十八九贯一匹吗?”

“吴大人,那都是宣和年间的价格了,而且是中原的家马的价格,而这家马拉个犁,套个车可,但用来打仗可不行。现说现在这是战乱时期,这马可值钱了。”

“我这里有南蕃马、河套马、焉耆马”

“这焉耆马是从西域过来的好马,在下也不敢多要价,只是个成本,价八十石,也需要一点时间。南蕃马、河套马都是最好的唐马,有现货,价七十石。”

这是三岁的健马计算,而粮食当然按小麦打价。当时一贯钱约为二石粮食。

“好就三千匹河套马,在什么地方交割?”吴玠问。

“三千匹河套马要二十一万石粮食,就算二十万石好了,初次生意,这一万石就优惠了。”

交割定在了成州的泥阳,粮食到了交马。一个月内割完毕。

正事谈完,拿出二十万石粮食虽然有点痛苦。人家能给你也要谢天谢地了,再说这些都是正宗的好马。

“大人,在下正有事想大人行个方便。”

“哦,贤侄有什么事说。”

“在下这段时间想回铜陵,我有一批高家子弟和老宋人想借道,过汉中回家,不能可否?”

“有多少人马?”

“六千五。”

“六千五?”吴玠张开了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