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玄幻小说 > 穿越之女人是老虎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吞进全文阅读

“怎么会?”太子怀疑的看着我,“水淹千里,百姓怎么可能会没事?每一次发生涝灾,地方官上报时都会呈上相对的死亡人数,和流亡人数。那个数目都是惊人的。”

“所以,我说没事就是指人没事。这一次的淮渭水发生水灾只不过是因为疏通了河道然后多补充了几条支流而造成的那种下流一下子水涨的那种水灾。这一些的水量会淹没所有的良田,会毁坏所有的农作物,但是水势并不猛,所以只要不是紧贴水岸两边的人就不会有生命的危险。如果太子真的这么关心百姓的安危的话,我建议太子现在就可以派遣一个小官到淮渭水两边。这个官员没有其他的什么任务,只是在水灾开始时,懂得在第一时间疏散人群,懂得在第一时间迁移百姓,然后做好紧急安置工作就可以了。我的人从现在开始就会打造一些临时帐篷。到时候如果真的发生了水灾,那么在水灾范围之外的任何野地搭起临时帐篷之后就可以稳定住和管理住百姓了。这样一来,大气朝廷也不会因为一出现灾害就造成大批的游民,甚至成为寇民。灾害并不可怕,谁也挡不住,我们能做的只是能在灾害来之前预见它,在灾害来了之后紧急安置和保护百姓以及他们的身家财产。只要这两点都做得好,那么国家还是比较好治理的。”

“难道不可以现在就将这次水灾防范于未然吗?”

“呵,”我轻笑了一下,太子何等聪明之人,居然也会问出这么幼稚不经思考的问题。难道真的是急而错言?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可见太子对于百姓的关心也许真的就是出自真心了。“太子殿下,这一点是不可能的。首先,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想到中间会出现抽调资金的事情,所以现在再去修筑大坝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而且,现在你去跟淮渭水两岸的百姓说这里将要发大水让他们现在撤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第一,没有人会相信。那些人有些已经在淮渭水两边住了一辈子了,他这一辈子都没看到过淮渭水发洪涝,现在你突然跟他说这里将要发大水,谁会相信呢?第二,就算有人相信了,但是他的家在那里,他的天地庄稼还在地里,没有到最后关头,死在眼前。百姓是不会放弃自己的家,舍弃自己的庄稼的。再者,现在庄稼已经种在地里等候收获了,现在不管怎么样已经是无法救出那一部分粮食。所以这就是我所说的不可能的理由。而我们现在所要做的,第一点保证当地百姓的损失最小化,和伤亡最少化。第二点就是怎样化用这一件事情使得它对我们有利,而对叶德陵有害。能否做好这一件事情,是之后能否在土地问题上胜叶德陵一筹的至关重要之点。”

“保证当地暴行的损失最小化和伤亡的最少化,这一点办到并不难。按照你说,现在就拍一个官员到那一边主管洪灾的设防和善后工作就可以做到。但是至于后一点,怎样化用这一次的事件,让他们对我们有利呢?”

“太子知道叶德陵他们是怎样通过灾荒之年达到兼并土地和屯蓄奴仆的吗?”

“本来我是不清楚,但是你都已经这么说了,我在不了解这一块的事宜也应该能够猜出来了。”太子看着我笑脸盈盈的说道。那个样子让我想起了在月满楼时看到的那个太子,非常的温和,非常的随意。我想那样的太子应该才是真正的太子殿下的性格,但是世事捉弄人。身在其位却不能做在其位的事情,堂堂储君之尊,却要处处受制于人。加上自己父皇的不争气,让他从小就受委屈,更何况他自己的生母还是死得不知原因。所以的一切加注于他的身上,让他养成不相信任何人的性格也无可厚非。在这样的宫廷里面生存本来就不容易,更何况还有着叶家的那样的一个皇后的存在,他想要保住自己的储君的位置,必须要韬光养晦,隐忍多年。可是人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咬牙隐忍,又没有一个人能够及时指点,使得太子有时候非常的乖戾。这样虽然实非他所愿,但是他已经成为了这样的人,也就很难回头了。

但是,我所庆幸的是,太子的本性本不坏,而且他还是有当好一个国君的潜质的。

收回思绪,我也温和笑着对着太子问道:“那么太子,你又猜到了什么呢?”

“叶德陵用了多年却没人知道的那一种办法。”

“哦?愿闻其详!”我觉得跟太子的合作越来越合心意了。

“叶德陵是通过控制米粮市场来控制土地和自耕农的,是吗?”太子自信满满。

“没错,叶德陵协同很大一部分的贵族官员就是用了这一招囤积抬价做到控制市场的。这一招之所以要在灾荒之年实行,除了灾荒本来带来的粮食短缺可以掩人耳目之外,还因为灾荒之年加速了穷困之民的流动以及自耕农的破产。而在这个时候,叶德陵协同贵族以及官员就不用花大力气就能够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了。这就是天都在帮他们的说法了。这也是叶德陵可以屹立多年不倒的原因,因为他常年以来都是在看天办事,上天让他怎么办事,他就怎么办事。或许叶德陵也一直认为自己是在顺天应命,所以他才会这么顺。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是不会知道自己到底错在什么地方的。而……太子殿下,您知道他错在什么地方吗?”

我好整以暇的看着太子。是一丘之貉还是天壤地别,这时候就能够见分晓了。

也许是我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正经了,影响了太子。他的表情也变得有些凝重。他看着我,然后居然移向了窗外,声音有些下沉,刚开始我还以为他生气了,在埋怨我居然敢如此不敬的向他提问题。可是他却在看了窗外一阵子后,渐渐叹起了气。

半响后,他转为了头,面向我淡淡说道:“安国侯这一点真的是做的大错特错了。”

“诶?”太子一向是跟我一样大大不敬的喊安国侯的名字的,我们都是叶德陵来,叶德陵去的。现在突然,太子居然对叶德陵尊称起来了。

我看着他,十分的不解。

“一切国事先安内才能攘外。天灾地祸,救人如救火。在百姓置身于水火之中之际,应该广开粮仓赈灾救难,以稳定民心。发生灾荒,百姓即背井离乡逃离故土,全因当地官吏苛刻执政,甚至贪污腐败,因杀一儆百以净官风。当百姓难敌天灾之际,为官者、为国者应当一切以百姓的生死为生死,以百姓的安危为安危,急其所急,想起所想,而不应该想着如何利用这样的机会进行势力和资金的重组以达到之际的利益欲望。安国侯此举,虽然保住了自己是实力,也拉拢了一大帮的实力人物,更是因为手段通天而瞒天过海,甚至愚民欺上。但是,百姓愚钝,有识人士并不会被这样的把戏瞒过双眼。所谓邪不胜正,叶德陵这一招在保住既得利益的同时,也失去了长远的眼光。这就注定了,他总有一天会慢慢走上失败的道路的。他之所以能够这么长时间都高枕无忧,只不过是没有出现像宣董这样一个可以看穿之人。”

“太子……殿下……?”他对于叶德陵的称呼的变化我已经感觉到很奇怪了,现在他又对我也来了称呼的变化。我不知道是应该受宠若惊,还是稳如泰山了。而且,他刚刚的那一番话,似乎说的很是沉重,这是因为他在关心着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还是他看到了叶德陵的末路,所以觉得悲哀?

“好了,说说你的具体计划吧!”

才一个转眼,这个太子殿下又开始命令我了。他的多变真是让我望尘莫及,而且说变就变,没有中间过渡的过程。我有时候都怀疑,这个太子是不是有些精神分裂了。他这个样子,自己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我在他的对面要应对起来时相当的吃力的啊。

我吞了吞口水,开始说出自己的计划,“叶德陵之所以可以办成这样的计划,是因为他们共同拥有大笔的财富。他们的财大气粗可以随意的控制整个大齐市场,而且他们所用的还是自己所拥有的财产。从这一点来看,叶德陵他们并没有违法,他们只不过是掌握了商业的技巧,才可以反而利用之。那么,同样的,我们要对付他们也就用财产控制市场这一招好了。叶德陵他们拥有的是自己的财产和资金,我们就用国家的财产和资金。至于中间的办事人,太子是绝对不可以出面的,而我也不太适合,所以叶志迁是最佳人选,他是一个既可以隐又可以显的人物,而且他潜在的那种威胁,叶德陵早就有所察觉,这时候叶志迁有所行动,完全在叶德陵的猜测和预防之中,所以由叶志迁出面,还可以起到降低叶德陵戒心的好处。如此一来,不管是从长期还是从短期看,我们都有了可以抵挡办法。那就是——在叶德陵大量吞进粮食之前,我们……先吞进。”

“我们先吞进?”

“没错。叶德陵必然不会想到,我们已经完全看穿了他们的计谋。所以,我们暗地里吞进粮食,他们也不会想到我们是在反他们的计划而行。而且,叶德陵他们的这一个计划只是在灾荒之年才会抬出来使用的。所以,叶德陵的计划实施过程是眼见到要发生荒年了才会以最快的速度快捷的控制市场。但是他们却缺少一个预见市场和灾荒的能力。可是这一点,我们有。”(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