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烽烟枭雄 > 第六十九章 整军经武全文阅读

南岭城,陆少荃召开了战后的第一次会议,南岭军政大佬、地方贤达悉数参加。陆少荃检讨了贸然开战之事,公布了和谈要约,确定南岭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经济与民生。陆少荃知道这个会必须得开,这是一个姿态,既是给南岭众人看,也是给陆少蘅看的。

不过陆少蘅不知道的是,陆少荃留下几个人秘密开了一个小会。军务处长李问溪, 副处长皮三, 民政处长赵维钧, 一旅长傅良玉, 二旅长项盛, 外交处长林清霖, 金矿肖劲夫, 韩秋涛, 袁秋成, 彭震威,还有代表张朴初参加的张一驰 。这个会足足开了一整夜,议题只有一个:南岭接下来该怎么走?

意见分成了对立的两派,赵维钧还是坚持原先的意见,认为以南岭之地难以对抗全省,不如维持现状,安安稳稳的发展南岭。而其他人则主张整军经武,恢复元气,再图一战。

听闻赵维钧的意思,张一驰首先跳了出来,按理说这种级别会议,他是没资格参加的,但是张朴初避居上海,拐爷和于三魁又来不了南岭,只能由张一驰代表,“赵处长,那宣城 麻溪渡就不管了?”

赵维钧语塞,宣麻长期游离在南岭之外,陆少荃上任之后,恩威并施,方才逐渐倒向南岭,但赵维钧心里一直也没觉得宣麻是南岭的一部分。

李问溪接过话替赵维钧解了围:“诸位,现在的局势,不单单是一个宣麻的问题。此次省城谈判,陆督军咄咄逼人,大有接管南岭之势。此次和谈成功,是外界压力太大,不得不做出一番姿态,但是以后呢?大家不会认为一纸文书就真的能挡住老鸦口外上万的军队吧?”

“李处长说的对,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南岭要是换个天,还有我们在坐的什么事?赵处长你的发展大计,估计也就被扔到垃圾堆里了。” 皮三赞同李问溪的意见。

被皮三抢白一番,虽略有尴尬,赵维钧还是坚持道:“道理赵某明白,但南岭终归是一隅之地,和全省对抗,实力终是弱。轻启战端,受苦的不还是老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算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也不能天天承受战乱之苦吧?”

“青霖,你一直在外面。旁观者清,你是怎么想的?” 陆少荃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林清霖一直没有说话,满中国都是战乱,各路军阀土匪,你打我我打你,纷纷不休,南岭这点战事其实也没引起北京大佬们的多大关注,林清霖在北京还是按部就班做事。这次被叫回来参加会议,林清霖也有点摸不透陆少荃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林清霖只明白一件事,凭陆少荃的性格,绝不会安然于城下之盟而无动于衷。

林清霖斟酌一番,“南岭百姓有赵处长这样的父母官,何其幸哉!青霖唯有佩服。赵处长,晚辈有一点见解,想请您指教。”

赵维钧忙拱手回礼,“不敢不敢,林处长留洋海外,又在北京见过大世面,赵某洗耳恭听。”

林清霖对着赵维钧笑了笑,转而对会场的所有人说:“早些年,青霖游历海外,原本想着学有所长,能够报效社会,但现实残酷,偌大的中国征战不休,都没有一块净土,青霖无奈之下回乡,过起了清风明月的日子。赵处长,我说的这些,想必您也深有感触吧。”

赵维钧自然明白林清霖所说,自己的经历与其何其相似。

林清霖继续说道:“陆镇守使刚来南岭的时候,青霖觉得不过是又换个大老爷而已,但是这几年时间,南岭的变化,有目共睹。青霖这才想明白,与其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如踏踏实实的做一些事,幸赖陆镇守使赏识,青霖这才算是学有所用,如果没有了南岭这块地方,那赵处长,你我也就找个地方终老一生了。所以南岭现在与省城的纷争,是一个生存的问题。生存是什么意思?是活命,如果我们失去了南岭的话语权,老百姓的死活才真是没人管。 ”

赵维钧被说服了,年轻时一腔热血,自费留洋,本想做些救国救民的大事,但没想到被发配到南岭。陆少荃来之前,自己已经认命,娶妻生子,想着在这南岭终老一生也就罢了。但没想到来了一个陆少荃,自己内心的热情又被激发了出来。这几年剿匪安民、分配土地、通河修路、拓展商贸,南岭终于不再是那个匪患缠身,流民四散的南岭。赵维钧也知道,一旦南岭易主,这几年的成就可能就付诸东流了。

“镇守使,青霖一番话的确惊醒了我,当惯了鸵鸟,遇到事就想把头藏起来,赵某也不想窝窝囊囊的了此残生,也想于国于民做些实事,生逢乱世,只有枪才能打出一个清平世界。”

陆少荃笑了笑:“难为赵处长了,谁都知道赵处长是为了老百姓才不愿打仗,现如今像赵处长这样的好官,掰着手指头都数不出几个了。赵处长,我陆少荃之前向你承诺过,绝不会让老百姓因为战争受苦受难,这个承诺依然有效。此次南岭战败,民生多艰啊,少荃拜托你了。”

“赵维钧一定不负重托。”

陆少荃扫视了众人,坚定的说道:“败了就是败了,没什么好说的。军伍之人不怕败,怕的是败了就怂了,就不敢再战了。在坐的各位,我想要告诉你们的是,南岭是我们的,谁都拿不走。”

李问溪站起来说:“此次战败,我辈需认真反思。接下来,镇守使署将整军经武,重新编组恢复军队的战斗力,此事将由军务处负责实施。另外民政处和矿务处将负责整理经济、恢复生产、调整税收、扩大商贸。具体方案,待镇守使批准后尽快下发给各位。”

陆少荃站起来,对着众人一鞠躬:“各位,南岭就拜托了。”

会议结束后,张一驰被陆少荃留了一下来,“一驰兄弟,张先生在上海还好?”

“叔叔还好,只是时常挂念宣城的事。”

陆少荃叹息道:“陆某无能,丢了宣城,张先生大仁大义,本可以和陆督军合作,却依然出走上海,陆某对不起他啊。”

张一驰有些诚惶诚恐,“镇守使如此说话,岂不是折煞我们张家。叔叔不止一次提过,宣城自治无非是希望能使宣城免收一些贪官污吏的祸害。自从镇守使主政南岭以来,宣城收益颇多,镇守使的为人,我们张家佩服。叔叔嘱托我,一定听从镇守使吩咐。”

“你转告张先生,就算宣麻暂时不在我们手里,有魁爷和拐爷在,宣麻绝对乱不了。并且早晚我们得拿回来。”

“是”

“这次整军经武,骑兵团明面上得裁撤。我和李处长商量了,在馒头岭设立一个军马场,你的人去哪儿,虽然是军马场,但养马 ,训练, 扩军都不能耽误,你必须给我练出一支能打的骑兵来。”

“请镇守使放心。”

陆少荃想了一下说道:“你和张先生要时常通信,南岭的事要及时和他说。张先生睿智,有威望,对南岭又熟悉,大事小事务必要参考他的意见。”

张一驰走后,李问溪旁边房间出来,“看样子,张家还是能信任的。”

陆少荃说道:“张家是宣麻的地头蛇,视宣麻地区为自己的私产,私心太重,难免就随风摇摆。现在宣麻在我二哥手里,张朴初没能力抢回来,只能暂时站在咱这一边,可我担心时间长了,张朴初多半会和我二哥合作。倒是这个张一驰,心性单纯,不像他那个老狐狸的叔叔,可以好好用用。”

李问溪问道:“整军经武这种事肯定瞒不过督军,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刺激到督军。”

陆少荃冷笑道:”瞒?我告诉你,我二哥猜都能猜出来我不会老老实实在南岭过日子。你以为他真愿意谈啊,不过迫于形势而已。我们一时半会对他造不成太大威胁,相反他获得宣麻两地和金矿,南岭最富庶的地方他都拿走了,这才放我们一马。”

“我明白了,这是整军的方案,您看一下。”

陆少荃把文件放在桌子上,对李问溪说道:“我知道我二哥放了不少耳目在南岭,其他的无关紧要,但是我感觉在镇守使署,可能藏着一个能接触核心机密的人。李庭云就是拿郭彪藏到南岭的事,说我心存异心必定反叛,怂恿我二哥把我扣押在省城。郭彪的事知道的人不多,我二哥能这么快知道,绝不寻常,这事要暗地里慢慢查,揪出这个人。”

“是 ”

李问溪的整军经武方案,涉及了几个很关键的地方。

首先,根据协议,全军只保留傅良玉的一个团,其余部队改头换面成了地方民团。

其次,李问溪设立了日月镇, 扈城, 老鸦口, 一号大矿 四个训练基地。项盛驻扎日月镇, 彭震威驻扎金矿, 袁秋成驻扎老鸦口 ,韩秋涛驻扎馒头岭,训练基地兼具招兵,训练,驻防等功能,但明面上是各地的民团。

周廷芳的炮兵并入军工厂,张一驰的骑兵转为馒头岭军马场。

除此之外,李问溪还扩充了讲武堂,除了军官要接受轮训,还设立训练队,专门训练连排长,甚至骨干的班长也要受训。

军工厂方面,李问溪通过德国人购入了一批机器,招揽了不少技工,开始仿制德国的毛瑟步枪。

最重要的,李问溪对军队指挥体系重新进行编组。上次战役,李问溪发现短时间大量扩充兵员,导致队伍编制过大,在战场上,难以有效的控制和指挥队伍,并且炮火支援也很成问题。李问溪以混成旅为基本单位,全军编成三个混成旅,一旅下辖三团,一团下辖三营,一营下辖三连,一连满员150人。团以上有直属的警卫连、骑兵连、机炮连,全团人数在1500人,一个混成旅5000余人;这样人数虽然少了,但是军种搭配全面,指挥体系也完善。其中现有部队人数勉强可以凑足两个旅,再成立一个架子旅,平时闲置,战时则从训练基地抽调人补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