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都市小说 > 一世鸡缘之凤凰传奇 > 第二章 凤凰传奇 第六章 小庙森森 3全文阅读

在顾秋明和韩芝郁一路回去的路上,尽管心头都对今天走这一趟的结果感到满意,就因为这一切全都表现得太过圆满,才因此让两个人心头都对今天的过程和结果产生一种错觉,甚至怀疑他们是之前早已经就设计好的在唱双簧戏,但这设计好了的背后又会是什么呢?顾秋明说不清楚,韩芝郁更说不出来。

人在许多时候都这样,在当要做一件事情之前,尽管心头都会有——我该怎样去做的计划和步骤,并对这样去做的结果有一定的预见;但因为往往希望的都是好的,却总又担心出现和自己希望相背的结果,以致心里多少都会伸出种不可名状的忐忑和彷徨。可是当事情办得一旦好来出乎自己预料的时候,又多少会对这样的结果产生怀疑。

当那天顾秋明他们走庙子里离开过后,当地很快就传开了,也一下子把人们本来沉寂许久的心一下子给搅活套起来,并成为当地村民的热议。

有说是岐山寺,有说是馒头山。讲得最准的,说的是在政府里头工作的那个老木虫的儿子当年承包的那块——走馒头山下来,到岐山寺之间,过去大队栽种茶树的集体地。

有人想的是,这下可以在自家门前打工。

有人想的是等着看热闹,有嘴皮子磨。

有人盼着将来顾秋明他们做垮杆后,等着看笑孙。

有人想,看能不能哪天顾秋明他们也像提东西上庙子那样,把香烧到自家来。铆不准还有人盼着,打算待他们把鸡养成后,能打点别的起发。

还可能有人等着待顾秋明他们开始修建过后,可以随便找个什么茬子,派两个款。

更有甚者,应该可能已经在积极的行动起来,开始在摸他们的屁儿,打听他们有莫得来头。

总之这下当地的边边角角凡有人的地方都在热议,并猜想,这回子来的究竟是一个大老板呢。还是个穷鬼?但多数人一致的看法是,只要有人来,就是件好事。至于接下来,众人都拿定主意,等着瞧。

几天过后的一个下午顾秋明他们又去了,和他们一起去的还有两个人;矮个的叫华哥,是韩芝郁的本家堂哥,年龄比顾秋明稍大点。浓缩的个头配上瘦削矮小的身材和黑黄色的脸膛,嘴上胡子一茬一茬短而粗;身穿一身似走垃圾堆里捡出来的服装。此人让外人见了除有身蛮力,别的只有让人失望的份;不过,做这又脏又臭又累养鸡的活倒也挺合适。高个子叫熊猫,是韩芝郁因病过世的二哥的儿子,也就是她的侄儿。

过去顾秋明开山庄还不认识韩芝郁,一次自己无事徒步沿虹口流下来的白沙河的江边回去的公路边,无意中见一群人围住他。那时他大概只好有10多点岁,长得撑杆样细皮嫩肉而又整洁笔挺的个头已有一米六高了,煞白煞白的脸上挂着无神的微笑;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围住他的人。有人对他指着个小儿说:“叫他爷爷。”他就叫爷爷。有人指着他裤裆说:“把你的雀雀掏出来。”他就当众人伸手往裤裆把自己的雀雀掏出来。有人指着个30来岁西装革履的小伙子说:“叫他虾子。”他就叫虾子。众人听过,哄的都笑了。那人听见尽管心头乐,却不干了;于是散了伙。

顾秋明当时就心生悲情地眼见众人无聊又无趣的散去,还仍见他瘦削的脸颊两边鼓鼓的仿佛口里的左右各含了个核桃样的东西包在嘴里,而事实上是鼓的气。并见他表情呆滞的若无其事,又似在沉思的挂着永无休止的微笑仰望高天。后来顾秋明和韩芝郁在一起后,第一次上她妈家后见到他,心感特别诧异,但因为是第一次上她娘家作客,就没有——也不便把他当初的丑事讲出来;后来才知道他是小时候因为让电打过。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虽然他生得浓眉大眼,和过去比,他的个头长得更高更挺,可人还是从前那个人,脸上还仍然同过去一样无神地挂着永无休止的微笑,口里依然包了两个同核桃样鼓着气仰望天空,难得开口讲话的嘴只有在非说不可才会怕羞并生怕说错话的、如口里含上口香糖样抿着嘴,稀开点儿牙缝、声音永远在喉咙里含混不清,悄声细气仿如在对自己说,并常会给不知道他的人一种有教养的斯文样。有时,又让人发觉他更有点像个害羞的大姑娘。青脸瘦长的个头儿走起路来恍惚具僵尸,让一双无形的手在帮他挪动,或一架快要走完发条的玩具人,机械而又缓缓的移动。不同的是他现在已成大人,除了偶尔众人高兴的时候和他开几句玩笑,揭他老底外,再没有人像过去那样逗他。

这回顾秋明他们是有备而去,什么简单的生活日用品;包括油盐酱醋、锅儿碗盏棉被等等,连钢丝床都拉了两张。

刚到的时候,顾秋明先让华哥两人等在车里,自己先同韩芝郁一道去到庙里向李师傅打过声招呼,并讲好暂时用她庙门外面下边那条过道上的一间住房后,留下韩芝郁在里面同她们闲聊,自己才倒回来让华哥他们往破旧的住房搬东西。

韩芝郁她们走进庙子的时候,见里面空落落只有主持李师傅和居士马师兄在。待顾秋明从里面走出来只一会功夫,便见有几个婆婆大娘稀稀拉拉走他们搬东西的过道和他们擦肩而过,跟着进了庙子。

顾秋明自顾不暇,刚来人也不熟悉,只客气的同她们点个头。

韩芝郁那边已经热闹起来。有经顾秋明那边正门进去的;有走右墙角下面那条小路的石梯蹬上来后,沿了墙边拐进门的;有从别的田坎过来从后面的小门进去的;但无论她们走庙子的大门还是后门进去,只要她们一亮像,全都喜形于色双掌合十,搞得李师傅前门后门两头忙的“阿弥陀佛”互道问候,然后各人送上一个供果。

又过些时候,庙子里的人渐渐多起来,仿佛今天是个朝庙的好日子,节日般全都兴高采烈、欢欢喜喜、阿弥陀佛。当中有个别手提香蜡钱子的待接过供果后,去到大殿或一旁的菩萨面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点上三根香、一对蜡、几叠纸,完事又双掌合十,像点头招呼熟人的把点几下,当然也有——或真或假;一扑趴,二扑趴的叩首慕拜。随后又才回到园子当中和熟悉或不熟悉的师兄们左一堆、右一堆,热热闹闹聊起来。

这回韩芝郁也没有空手进去。而此时的她和李师傅俨然已成了一对明星,让众人围在中央。

韩芝郁正手拿一件布衣搭在李师傅肩头上比比划划,就是不让她接到手里,裤子和鞋帽早不知传到一旁别的什么人手里看去了。观众样磕瓜子啃供果的太婆大娘,如看客将她俩围得严严实实,都说这布料怎样怎样好,穿在李师傅身上会如何如何合身。搞得这秋日里正大热天下午烈焰焰的太阳下的李师傅昏乎乎,头冒热气不知所措。

韩芝郁笑容可掬,有问必答,应付自如。只在问及她们和张主任时,只说是合作经营,内容当然是养鸡。

看看时间差不多,太婆们的热劲头已过,韩芝郁才朝众人打过招呼刚打算抽身走人,却见李师傅已手捧一包供点合着几条红绸带走观音大殿朝自己过来,边走边笑盈盈对她说:“哎呀!来来来!上次你们走得急!带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哈!……”

第一天带华哥他们来,晚上还要同他们一道住下来,所以还在出门前她就同顾秋明商量好了,待时间差不多后自己步行出去,到蒲阳街上赶车回去。因此韩芝郁走庙子出门,见他们已将车上的东西搬完正忙着收拾屋子,便和他们打过声招呼后,独自回了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