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都市小说 > 一世鸡缘之凤凰传奇 > 第二章 凤凰传奇 第四章 扭转的万花筒 3全文阅读

气温在缓慢地往上攀升,但还远没有达到夏天那样的高温时节,所以多数人的身上都仅仅是要比前头些时候的日子要穿得单薄些。

在这样的季节里,如果要遇上某个特别好的艳阳天,人们大都乐意趁着这样的好天气,去到蒲阳镇的街上逛逛热闹,顺带再买回些日常用的生活品或菜秧秧什么呢。当然,这大多都只是些女人们干的事;而男人们就大不一样,特别是一些平日里爱忙里偷闲的人,加上这年头的日子好,手边多多少少都会留有几个零花钱,所以当他们来到镇子上之后,开始一般都会仿佛习惯性的先在街上毫无目地的闲逛上一阵,待逛来感觉到腿脚上都已经有些发软过后,才慢慢地汇聚到走都江堰流经这儿的蒲阳河,也就是将整个蒲阳镇一分为二的会员桥;或走虹口旅游开发区那边的高山上的无数道沟沟渠渠流淌下来的、在山脚下汇流成河的、再将整个蒲阳镇二分为三的,叫干河子的、当地人称过去的花子街老桥一带,时下的那两处极具地标性建筑的仿古廊桥沿河两岸的河边茶摊子上以茶汇友,冒泡泡来了;因为自古以来,只要是有水有桥的地方,就一定是男人们的最爱和休闲聚会的好地方。所以在这样的好时节,他们一定会来到这里享受下时下的河边文化,而这——才是他们今天来到镇街上的主要目的。假如他们某一天或某一次去到了镇子上而没有来到这里,他们会遗憾的认为自己今天一定是白来或白跑了一趟。

当他们来到这儿,很快会去到各自熟悉的茶摊摊,同自己的老朋友或老熟人坐一块,叫上碗盖碗茶,坐下来晒太阳吹壳子。高兴后有时也打打麻将什么呢。待混到中午再一道找上家馆子AA制,高天日慌整上几杯筋斗酒。待吃好喝足散伙后,才又各自骑上自己小马样的摩托车,打上酒饱嗝,满意地回家小睡去了;但在他们当中,一定会有个别的人会再次回到他们刚才的老地方找上把有靠背的椅子坐下来,待老板倒上杯茶后,先尖嘴吹上几口,将面上的沫儿往杯边浮去。等喝过几口后,再伸手拉过张顺手的矮脚椅放当门,将自己一双腿往上一放,双手放胸前往椅子上抄手一躺,只一会功夫,眼睛便二翻二翻,舒舒服服迷糊上了。当中有个别睡不着的,大都仍然会以同样的姿态,或干脆打起精神,从腰间取出生活中的“小五件”;或剔牙缝、或掏耳朵、或修指甲、或剪鼻毛;更甚者,干脆就取出小刀来,让脚收回来往后跟左右一蹬,将一双臭烘烘,大概足有好几天都没有洗过的脚走鞋里退出来放了椅子上,开始一刀一刀,小心翼翼地刮起他们脚上的老茧来。但住在蒲阳镇街上的人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年青点的,这年头他们大多不再在蒲阳镇的街上混了,却也不愿浪费这样的好时光。他们会或开车或打的,上到都江堰市的城里去同那些走外地来的、仿佛从漫长的冬天开始就一直被限制在一个画定的圈子里,好不容易遇上这样的好天气而来到这里的游客们争桌子抢板凳去了。这当中争得最多的,要数走成都市的城里面来这里的游客。

顾秋明不是都江堰市的人,更不是蒲阳这地方的人,加上他自己经管着偌大的一座养鸡场,自然没有这样的时间和闲情;但就算假若在某一天或某一个时候他真要闲了下来,也只会去到都江堰的城里去玩上一阵。因为他虽然是生长在成都市里面的城里人,但如果按照居住的时间上来算,他可称得上是大半个都江堰市人。所以他一般要有了空后,只会去到都江堰的城里。

这年头的人不管是住在乡下还是住在山上,特别像顾秋明这样的人只要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后再出去,再有几个老朋友碰上了头。一阵好酒好菜之后,莺歌燕舞自不用提。众人混不到后半夜绝不会收场,最后顾秋明才麻兮兮一个人开车回山上。特别是他刚来那一阵酒驾查得还不算太严,因为艺高人胆大,每次当他回来经过那一段约有五百来米长的、左边岩右边坎的、连姚半仙那样能将火三轮开来跟飞机样的老手都不愿走的、就像变了型的弹簧样的泥巴道,不管天晴下雨,他都能像没事的照样开。就因为这点,当地人还曾佩服的对他点赞过好几回。

就在前不久,因为顾秋明对他不敢说穿的老丈人心存感激,当中也有让他不要小觑自己的意思,还特意带上他参加过几场他同朋友的聚会。

让顾秋明想不到的是,平时里在自己跟前牛皮哄哄的姚半仙竟表现得像霜打过的茄子。特别当去到QK厅过后,他更是只自个儿闷生生的找处旮旯,仿佛整个人都萎缩样的蜷缩成一团。当时,顾秋明的朋友也算够给面子的照顾他,自然也是给顾秋明的面子;见他如此就都劝他喝啤酒,他却说不会喝;于是众人又拉他唱歌。一次,好不容易在顾秋明朋友热情的怂恿和打气之下,他实在卖不过人情,点了首“北京的金山上”。——哪想他刚一开口就跑调,于是只好尴尬的停下来,红上脸对众人,又更像是对自己,自言自语说:“算罗。我唱毬不好。还是哥些来!……”

一天晚上,也就是他俩最后那一次,顾秋明在送他回去的路上姚半仙就对他说。他说:“亲家啊!以后你到这样的地方就别叫我啦!我不知是怎呢?每次一去到那毬地方,人就天晕地眩的闷得慌!”

顾秋明说:“那是因为你去少了。还就是你又不喝酒,自然就放不开;放不开当然就感觉到没劲。另外还就是你不会点歌。你想那“北京的金山上”本来就是首女高音……”

他说:“我是听那歌长大哩。我就只唱得来那首歌。我就只喜欢她……”

后来顾秋明就不再叫他了,却时常带上姚春花。

头一回两个人出去,开始心里头都有些顾虑,又想在一起,于是就都仗着彼此有比如干爹那样的关系做掩护去了。

韩芝郁知道后心头就不悦,但又不便多说什么。

姚半仙知道过后心头就直恨得牙痒痒,却仍然不便多说啥。但样的回数一多过后,姚半仙就不干了。

一天下午,他趁顾秋明带姚春花出去之后,自己便私下去到他的鸡场找了趟韩芝郁。言语间,韩芝郁一听便知道他该是忍过很久后才对她说的。他说:“这个——亲家母,要有空的时候——还是你给亲家说说。你看她们两个人虽然一个是干爹,一个干女呢,但在外面人的眼里,有谁会知道她们是什么关系。特别是她两个人经常半夜三梗的在一起,这时间多了过后,总有点会让人朝那个方面去想;还有我那边这一阵的事情也多起来。——你看呢?……”

韩芝郁当然是个明白人,一听就知道他接下来还要说什么,便打断了他的话。可是,当下她们两个人同样一个是干亲家,一个是干亲家母的关系。同样是孤男寡女的相处在若大的一片山上;谈的又是怀疑自己的男人和他的女儿那种让人想想就会心抖肉麻,双方都吃亏的事,如这样的话题两个人再往下讲,谈到后面搞不好;——总之的确是不便再往下讲,于是韩芝郁只能打马虎眼的对姚半仙说:“哎呀——亲家,你说的也对哈。其实你今天来不说,我也早想对你说呐!那个样子哈。他今天晚上回来,我一定好好给他讲一讲。你看呢?……”

那天晚上,顾秋明在送姚春花回去的半山腰上,两个人一定是在车上经历过一场梨花带雨,抵死缠绵过后才分开的。因为他从来都是个酒醉心明白的人,才能在韩芝郁用转弯抹角、含糊其辞、意味深长那样的话,讲起姚半仙当天下午来过自己这儿,和讲过的那些话试探他的时候,他才能吭哈而过,并借口自己喝多过后,倒床便睡。